窗外煙雨朦朧,絲絲涼意;室內諄諄教誨,陣陣清風。4月3日,城發水務舉辦清明節前廉政談話會議,領導班子、各部門負責人、關鍵崗位員工等參加了會議。
觀看視頻,下好紀律規矩“及時雨”。會議集中觀看了反腐大片《永遠吹沖鋒號-鐵規矩硬杠杠》片段,通過采訪紀檢監察干部、有關審查調查對象及涉案人員,講述持之以恒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,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故事。“一件小事忽略了,兩件小事忽略了,最后真正違法犯罪的事,就不把他當回事了?!?/strong>腐敗分子為什么守不住小節,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思想上出現了“小偏差”。收點“好處費”,得點小實惠,一包煙、一瓶酒、一頓飯、一張卡,這些小事慢慢撐大了他的胃口,從違紀到違法、從量變到質變,最后釀成大錯。
節前提醒,勁吹八項規定“清廉風”。紀委書記張文峰逐字逐句傳達了中央八項規定要求,號召大家遵規守紀盡責,用自身行動引領清明廉潔新風尚。一是講紀律護“清明”,要改進調查研究、精簡會議活動、厲行勤儉節約,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。二是講廉潔倡“清明”,勿以善小而不為,勿以惡小而為之。要堅持清正廉潔的操守,走好人生的每一步。三是講文明樹“清明”,文明祭祀、低碳祭祀,緬懷先人的同時亦要在追思中銘記清廉,珍惜當下。
詩詞為媒,打造“廉潔+文化”“組合拳”。“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”“臣在九泉心無愧,勤政清明復清明”,會議還結合《清明》等兩首古詩詞,學習了春秋戰國時期“子推之死”的故事。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,謂之清明。在這樣一個寄予傳統文化寓義的日子,“清明”不僅蘊含著對五谷豐登、風調雨順的憧憬,也表達出對做人清白、政治清明的期許。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清明文化中所蘊含的清廉元素,也使越來越多的人視為座右銘,在清明時節追思先賢、銘記清廉。